获取验证码
时间:2025-08-17
泸县石桥镇洪安桥村的村规民从1.5万多字精简至不足500字,14项内容凝练成“十不”“五治”。这一“大瘦身”,不仅让村民易记易行,更折射出乡村治理的深层智慧——规则的生命力不在篇幅长短,而在务实管用。
村规民约本是村民自治的重要规范,本应是源于乡土、扎根群众的行为准则。但现实中,部分村规民约被层层加码的行政要求“撑胖”,条文冗长、表述晦涩。以洪安桥村为例,2023年的村规民约长达1.5万多字,读一遍要花1个多小时,村民看得头疼、记不住点,执行自然沦为“纸上谈兵”。
冗长的村规民约带来诸多问题:村民难以掌握核心条款,执行时“选择性遵守”;条款晦涩,村民参与讨论积极性降低,最终变成“官定民从”;修订时耗时长、效率低,难以适应实际需求。为此,泸州市委社会工作部牵头清理整顿,整合优化内容,全市1489个村(社区)的村规民约实现“减量提质”,操作性显著增强。
规则不在多,而在管用。让村规民约从“厚重文本”变回“贴身指南”,才能真正激活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只有让村民看得懂、记得住、做得到,村规民约才能真正落地生根,成为乡村治理的有效抓手。
泸州日报评论员 简放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