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验证码
发布时间:2025-08-15 06:41:46来源:泸州日报
近年来,市城管执法局坚持创新思维,探索生活垃圾分类精准普法的有效路径,着力提升普及《泸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针对性、实效性,以创新普法内容、载体和手段,促进全市生活垃圾分类扩面成势。
创新内容,打造个性化普法产品
结合2023年施行的《泸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市城管执法局编印《〈条例〉30问》和《〈条例〉绘本漫画》,制作特色宣传小视频8个,“生活垃圾分类矛盾论”系列短视频3个,把法律条文转化为生动生活场景,让普法更容易入脑入心。
市城管执法局分类编制指南,形成具有泸州特色的住宅区、学校、机关事业单位、工业园区、交通场站、文化体育场等14类典型场所生活垃圾分类指南合订本,为生活垃圾分类提供“一看就会”的个性化技术指导。
市城管执法局组织编写泸州市中小学(幼儿园)生活垃圾分类知识读本、绘本故事等书籍,采取生动的文字和精美的插画,图文并茂地阐述垃圾分类科普小知识,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正确分类生活垃圾。
创新载体,提供喜闻乐见普法形式
市城管执法局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公众教育“酒城蒲公英”行动,打造了一支以讲师团、督导员、教师等志愿者组成的“酒城蒲公英”宣讲队伍,将1座老旧垃圾库改为“酒城蒲公英”科普馆,建成投用17个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基地,开展各类宣讲320余次,培训6200余人次,扩大普法范围和实效。
结合泸州市城市形象和城管工作实际,市城管执法局创新打造“蓝芽”IP卡通形象,组建“蓝芽”讲师团,开展“蓝芽”志愿服务、“城管大讲堂”等系列宣传活动800余次,以动漫卡通形象增强宣传亲和力。
市城管执法局开发推广垃圾分类微信小程序“酒城蓝芽分队”,累计用户数量已突破2.55万人,鼓励用户通过在线阅读、视频学习、答题竞赛和参与线下活动,如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垃圾分类知识展区参观等多种方式获取积分兑换各种礼品,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提升公众垃圾分类意识。
创新手段,提升受众参与感体验感获得感
市城管执法局做精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自选动作,第一届创新打造家庭分类样板间等沉浸式体验活动场景8个,吸引线上直播互动达139.85万人次、线下参观2万余人次;第二届制作实景模型互动场景,通过解说、人员操作、图文介绍以及LED视频,对认识辨别“四分类”四种垃圾,投、收、运、处四个环节进行现场讲解,让垃圾分类具象化。通过网络招募、部门参与形式,举办“蓝芽领跑携手分类”迷你马拉松,吸引80多个部门和来自四川、重庆、贵州的2000名跑友开启一场特别的“生活垃圾分类之旅”,沿途设置垃圾分类互动体验点、拍照打卡点和补给点,引导参赛选手进行垃圾分类,线上收看共计276万人次。
市城管执法局开展“小手拉大手,分类进万家”活动,通过“六个一”,即建好一个科普阵地、编好一套教育读本、打造一个课程体系、讲好一个主题故事、形成一套考核机制、开展一场生动实践,构筑生活垃圾分类沉浸式教育新实践,让生活垃圾分类从学校辐射到家庭、从家庭推动社会参与。
记者 许世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