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警课”进乡镇 这群大学生为群众送上“防毒疫苗”

发布时间:2025-08-06 09:20:42来源:川江都市报

“在繁华的城镇,在寂静的山谷,人民警察的身影,陪着月落、陪着日出……”7月23日,一支由四川警察学院学员组成的禁毒宣传服务队,奔赴叙永县开展大学生暑期禁毒社会实践活动。

团队成员向青少年讲解毒品危害

走进课堂

筑牢青春防护墙

2025年四川省大学生暑期禁毒防艾社会实践专项活动深入乡村宣传,由四川省禁毒办、团省委、省疾控局联合开展,各支队伍要经团队申报、团队遴选(综合考察方案创新性、成员专业匹配度、实践计划可行性及服务地方需求契合度)等环节,最终20支全省高校实践团队入选,四川警察学院是其中之一。

7月24日上午,该团队第一站抵达叙永县麻城镇,将文化室变身为课堂,向20多位小学生讲解毒品的危害。

“这是什么?”站在台上,主讲学员举起一瓶白色粉末发问。

“不知道。”学生们异口同声回答。

“这叫海洛因,是一种毒品,民间称为‘白粉’,如果有人吸食,轻者会出现头晕、站立不稳的症状,重则可能产生幻觉、精神障碍,甚至危及生命……”

小学生们接受了一次生动的防毒教育,表示要争当“小小禁毒志愿者”。

7月26日上午,团队前往叙永县烈士陵园,开展红色主题活动,参观了叙永县烈士陵园的革命历史纪念馆,系统研学本土革命斗争史,并在烈士纪念碑前庄严宣誓:“矢志投身崇高的人民公安事业,守护无毒山河!”

戒毒帮扶

用案例总结成功经验

7月25日,在麻城镇宣传时,店家李某主动邀请大家进店交流。这位成功戒毒十年的康复者,向队员们展示了全家福和营业执照:“最困难的时候,我在政府的帮助下学了一门手艺,不仅成功戒掉了毒瘾,还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李某的经历,让队员们深刻认识到,戒毒帮扶需要全社会的持续关爱。

7月29日,团队走进泸州市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通过“情景模拟+团体辅导”,帮助戒毒人员掌握拒毒技巧。团队总结后发现,很多人吸毒是因为缺乏家庭关爱,且首次吸食毒品年龄较小,需要建立更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此外,团队还收集调查问卷57份,为后续研究提供宝贵数据。

街头宣传

禁毒宣传进万家

7月26日下午,团队到达叙永县向林镇,他们前往向林镇跃龙村的浙川东西部协作立体粮库示范园区,学习相关农业知识,了解茶叶种植技术和茶叶产销模式,深刻认识到特色产业对消除涉毒经济诱因的核心价值,产业帮扶对戒毒与社会融入具有重要意义。在向林镇社区文化中心,团队向30余名当地青少年以及儿童开展禁毒主题宣讲,用寓教于乐、情景模拟的沉浸式体验向孩子们介绍新型毒品、毒品替代物,以及如何破解毒品的伪装,提醒孩子们在遇到危险时,首先保护好自己。

傍晚,团队前往向林敬老院开展禁毒护老行动,团队成员针对老年人易受骗的保健品以及药物滥用等方面开展禁毒知识普及,并利用毒品模型箱揭露“神药”骗局。此外,团队成员还与老人们倾心交谈,为老人按摩和修剪指甲。

红色教育

用专业打造“无毒山河”

7月28日上午,团队前往牛王山中医药文化示范基地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在基地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队员们参与了黄精种植区的除草工作,切身感受中草药种植的艰辛,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中医药文化“治未病”的智慧,以及预防毒品的启示。

按照安排,团队来到中国沈酒酒庄参观学习。在酒文化博物馆内,队员们实地观摩了传统酿酒工艺,了解固态发酵、蒸馏提纯等酿酒流程;在储酒区,队员们面对陈年酒坛散发出的醇厚酒香,就适度饮酒与防范毒品的关系展开深入思考,自发开展“文明饮酒,远离毒品”,以及对酒驾与毒驾危害性进行讨论。

短短7天,向林镇党委委员、政法委员王智勇全程参与活动,团队收获满满。全体队员对“学思践悟强信念,禁毒服务暖乡村”——暑期社会实践主题活动进行了总结汇报,队员们通过图文展示、数据分析和案例讲解等方式,全面汇报了本次的实践成果,充分展现出警院学子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担当。

“这次活动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成效显著。今后,我们在禁毒宣传创新方面要建立长效机制,警民共同筑牢基层禁毒防线。”王智勇说。

记者 陈猛(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