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验证码
发布时间:2025-08-01 07:18:57来源:泸州日报
在云贵川三省交界的叙永县,65所乡村小学如星辰般散落在群山之间,默默守护着孩子们的梦想。
今年,由市县司法局联合发起的“乌蒙普法村小行”志愿服务项目,在市县两级社会工作部的指导下,成功入选泸州市志愿服务项目创投大赛,正以法治为光,为大山里的孩子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让法治之光照亮乡村每一个角落。
精心筹备 按需定制普法内容
“乌蒙普法村小行”志愿服务项目秉持上下联动、多向发力、专业服务理念,现有102名志愿者,主要由叙永县司法行政干警、律师和公证员等法律服务人员构成。该项目实施以来,已覆盖21所乡村小学,惠及4000余名儿童,发放普法资料6000余份。
据“乌蒙普法村小行”志愿服务团团长吴术清介绍,志愿服务项目致力于引导全县65所村小教职工依法执教,学生依法自我防卫、维权。课程涵盖防骗防诈、禁毒宣传、安全知识普及、预防性侵及校园欺凌等内容,实用性强。
巧变形式 点燃学生学法热情
今年5月,在叙永镇丹岩村小学,志愿者带着沉甸甸的宣传图册、精心编排的节目踏入校园,迎接他们的是几百双清澈如泉、写满好奇与渴望的眼睛。
在文艺汇演现场,诙谐的小品演绎着如何识别骗局,生动的“三字经”拆解着毒品的伪装面具,紧张的情景剧引发着对未成年人保护问题的关注,清脆的快板敲打着安全常识的韵律,欢快的歌舞传递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样的场景,是“乌蒙普法村小行”的常态。志愿者摒弃晦涩法条,采用贴近童心的方式,让孩子们在精彩故事、趣味游戏、缤纷节目、讲座课堂与游园活动里播撒法治种子,平安健康成长。
注重实效 提高法治教育质效
“开展这样的活动很好,它不是干巴巴地讲法条,而是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活动来进行。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用法律思维保护自己,家长也明白依法教育和保护孩子的重要性。学校计划将法治理念融入日常教学,让普法从‘活动’变成‘常态’。”水潦彝族乡双山小学教师熊鹏程对志愿服务团的回访人员说道。
“乌蒙普法村小行”志愿服务项目的意义,不止于当下成果,更着眼于长远影响。叙永县司法局已推动下属7个司法所、7家法律服务机构与属地乡镇中心小学校建立长期稳定的沟通协作机制,选派法治志愿者担任乡村学校法治副校长,每年在开学季、“六一”儿童节、“12·4”国家宪法日等节点常态化开展普法志愿服务活动。
从一场场生动的普法课,到一个个扎根乡村的法治副校长,“乌蒙普法村小行”正以接力的姿态,把法治种子播撒在大山深处。当更多孩子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当法治理念融入乡村的日常,这片土地上的童年,正被照得更加明亮。
许松 王燕